感
在传统的希腊神话中,西西弗斯触怒众神,被罚推巨石上山,但石头每次在到达山顶后就会滚落,西西弗斯由此需要不断地重复推石的行为。这个故事被视作悲剧,被视作微小的存在无力反抗至高存在,只能忍气吞声地接受残酷的现实。
但其实并非只有这一种理解角度—— [[game - 哈迪斯]] 中通过碎片化叙事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没那么痛苦的西西弗斯,有灵性的石头甚至和西西弗斯是朋友。
(截图来源:【Hades/黑帝斯】西西弗斯-全好感故事)
我之前也觉得对日常中的非日常的关切——石头纹理在滚动过程中不断被磨损,使得每次推石其实都并非算是完全相同的体验——这样的视角下,每一次都是第一次,每一次都是最后一次,这是一种足以令人欣喜的无限游戏。
前两天读完了 [[ book - 荒谬之外 - 傅佩荣]],其中引出了一个全新的,从未想过的视角和情景——西西弗斯下山。
使我感兴趣的是,西西弗斯在回程中没有重负的那段时间。如此紧贴石块的一张面孔,本身已经僵化如石了!我看见那人拖着沉重而规律的步伐下山,走向他不知何时终止的苦难。这歇息的片刻仍将回来,正如他的不幸一样确定,这片刻也正是他意识清明的时候。每当他离开山顶,一步一步走向诸神安排的居所时,他便超越了他的命运。他比他的巨石更坚强。
这让我开始思考,西西弗斯下山时到底怀着什么样的心情?我愿意相信他是如释重负的,轻松的,甚至是快乐 的,开心的。
为什么?
我在给别人讲述西西弗斯推石的故事时,得到的一个回应是——“他好幸福,只用考虑一件事。”
我一愣,想起前段时间听 [[罗振宇]] 的播客,他在解释当前略显浮躁和不耐烦的社会情绪时,提到一位美国的社会学家提出了一个名为 [[麦当劳化 McDonaldization]] 的概念 —— 在工业时代背景下,麦当劳这样的流水线产品,象征着高度的确定性。人们在潜移默化之间,对确定性的要求变得更高,对不确定性的忍受阈值变低,但生活本就是充满混沌和不确定的,这样一来,人们比起以前就显得“怨气更重”。
的确,各式各样的压力和未卜的前途犹如达摩克利斯之剑一般悬在头上,有人没能注意到,有人选择漠视,有人选择接受并拥抱,但也有人被其尖端闪烁的寒芒刺伤,无法再直视,活在模糊而抽象的恐惧之中。
[[加缪 Albert Camus]] 说 [[西西弗斯 Sisyphus]] 是幸福的,因为他所行之事名为“反抗”,接受既定之事,但以自己的方式来完成。我在这里并非想要强调所谓命定论的消极底色,因为无论如何,总会有无法左右之事,而在这样的前提下,做好自己能做之事,如何算不得是对命定论最有力的回击——无论有多少无力之处,都有可为之法。
第一次上山是难而新鲜的,没有成型的道路,还未适应的重量,不可估计的进度,未曾见过的风景…
第一次下山是解脱而满足的,石头欢快滚落,沿途留下其滚过的痕迹,“砰”的一声撞到起点处矗立的巨大“停止物”,静候旅途的再次开始。勿须垂头,抬头放眼,上山之境下山看,又是不同光景感受。
往后,若觉旧路无趣,则可开辟新径,又是新景。别忘了还有云涌雨施,日升月落,春去秋来,岁月更迭…
石头的大小和重量必定是可控的,推不动的石头也无所谓推一说。
记忆必定是保留的,否则他便只能“痛苦”一次,不符合神罚的意图。如此,便让上面提到的“新”成为可能,虽非革命性的“新”,只是迭代性的“新”。
但每一次推动和滚落,都会让环境发生变化,让每一次都成为第一次和最后一次。
除非每一次推动和滚落之后,神让环境都恢复原样,但即使如此,也可以选择不同的路线推上山。
即使只有一条路线,那也可以尝试将其变为竞速游戏,在每一次尝试中追求极限…
这样的假设可以无限进行下去,但假设越多,便证明了“可为之事”越多,毕竟在我们所谓的日复一日当中,没有复原,没有重置,没有唯一的路…
我让西西弗斯留在山脚!人总会一再发现他的重负。但是西西弗斯教导我们更高的忠实:否定诸神,举起巨石。他也断定“一切都很好”。对他而言,没有主宰的宇宙既不贫瘠也不徒劳。石头的每一粒原子,夜色弥漫的山丘的每一片矿岩,本身就形成一个世界。向山顶奋斗的本身,已足以使人心充实。我们应该想象西西弗斯是快乐的。
如 [[Will Wright]] 所说,游戏设计是不断剪枝(branching)的过程,在庞大的可能性空间中不断摸索,搜寻当下可能找到的局部最优解。生活中充满了当下的我们所无法预测的混沌和随机性,这种不确定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,正因如此,无需在意,如 [[曾仕强]] 对 [[不耕获]] 的解释一般:
曾仕强教授以一个通俗易懂的比喻对《易经》无妄卦中所说“不耕获”做出了他自己的解释:人生好比种地,我们每个人都是农民,不耕获是何意?不是不去劳作就妄想不劳而获,而是不要老是抱有非分之想,重要的是顺其自然而耕,何意?作为农民我们不能影响气候纹理,不能左右天灾人祸,能做的是什么呢,是守好自己的本分,我们能决定挑什么样的种子,能决定什么时候播种、施肥、除虫,至于剩下的,天由之。
上山,每次都是不一样的山;不仅上山,还下山,快乐地上,幸福地下。
寻找日常中的非日常感,体会日复一日中的万千变化。
每次都是最后一次,每次都是第一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