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0511 - 漫画荣格 - 第四章:旅途 欧洲文明失去了什么


第四章 旅途 欧洲文明失去了什么

1923 年,荣格母亲去世。同年,他在宝林根湖畔建造了一座塔,这对他来说,是“新的人生”的开始。

母亲去世前后的一段时间里,荣格每天都在旅行中度日,这也许不是偶然的旅游观光。第一次旅行是 1920 年去了北非,1924 年到北美,然后又到了东非等地访问。

他很久以来的梦想就是从他国看欧洲,也从外在因素看待自己的人生。

他暂时离开托妮、埃玛,也在旅行途中,承受失去母亲的痛苦。

在突尼斯(非洲),他发现非洲女人几乎都戴着面罩,不戴面罩的女人被认为是妓女。而且,有很多男性相互搂抱,他心想难道就像古希腊那样,有很多同性恋吗?

导游不像欧洲人那样轻浮,迈着坚实的脚步,脚步虽轻,但具有顽强的生命力。不知是天热的缘故,还是原始的符咒力,荣格似乎喜欢上了这个国家。

这一想法使荣格就像得了感染症。并且他还做了这样一个梦:


荣格在梦中被一名非洲酋长样的人(后面简称为酋长)袭击,但最终反制了他。并之后要求酋长读书,理由是“因为我战胜了你,所以,你必须读完这本书”。

荣格后来明白,酋长对他来说是影子,是与自己有关的种族的影子。梦境暗示的是荣格与北非相遇的东西。

在意识中,他感到了作为欧洲人的文明的优越感,但却畏惧非文明。北非对他来说是危险的。他以一个欧洲人的意识,遭到了北非这一无意识的激烈攻击,似乎就要被打败,那正是杀人现象的象征。

他们忘却了史前时代的最初的记忆。欧洲人失去的东西,可能就在欧洲以外的地方。或许,失去已久的神,也在那里?

在荣格即将离开北非的时候,内心深处特别渴望那位一直被他否定的神。

1924 年,荣格访问了新墨西哥的印第安人村庄普韦布洛。

美国是白人社会,但在那里却不同。他去那里的目的,是为了寻找在北非看到的“非欧洲的东西”。







1925 年,荣格到了肯尼亚和乌干达。那里的印第安人,就像普韦布洛的印第安人一样,也是那么完美和谐。女人和男人一样,都是宝贵的劳动力。而在欧洲,主张女性权利平等的结果,却失去了男女平等协作的和谐生活。

荣格在这里收到了一个解梦的请求:
“我以前的老医师们的梦,他们知道要爆发战争,要流行疾病,或者何时会下大雨。不过,白人来到非洲后,就没有人做梦了,现在,英国人知道这一切。”

荣格从他的话中,好像看到了欧洲人失去了与灵魂交流的能力、仙女、神灵、生命力。

当地人在早上,太阳升起的时候,会从小屋里跑出来,把唾液吐在手上,双手伸向太阳。太阳是神,唾液是包含个人生命力的实质的灵魂。这个仪式的意思,也就是说“我们把我们活着的灵魂奉献给神”。

人类基本的冲动,就是试图从原始的黑暗中挣脱出来。人类自古以来就憧憬光明。过去,我们朝拜闪烁在天空的光、拯救世界的神。

如果说欧洲的知识是光明,那么,非洲人就生活在心灵根本的黑暗中。所以,他们对神的憧憬是纯真的,而生活在光明中的欧洲人也不要害怕神。

那是,荣格知道了,神是“存在”的。

我们任何人都在平等地接受着伟大的神灵之光的恩惠。而且,荣格还认为,人类的生存都应该包含着这个“意思”。我们虽然孤独,但我们与神同在。

无论是个人还是全世界,都是有意义的存在。

荣格知道自己的意识已经不害怕无意识的黑暗了。所以他跨过尼罗河,从非洲的心脏地区到埃及的旅程,对他来说,就成了诞生光明的一个过程。

他已经不再轻易地收到无意识的支配了,他实现了崭新的自我。

这次旅程给了荣格满意的答案和经历。

短评 6:关于英雄神话

荣格非常重视研究神话世界,因为他认为,在人类的无意识中,存在着超越文化和时间的人类共有的“形成神话的”因素。

下面介绍欧洲中世纪主要流传的两个英雄神话故事。

首先介绍尼伯龙根之歌,故事的主人是齐格菲,被编成的故事有:日耳曼神话《尼伯龙根的戒指》、北欧神话《埃达》、德国的叙事诗《尼伯龙根之歌》等。

莱茵河畔的勃艮第王国,统治者是宫塔国王,他有一位漂亮的王妃,名为克里姆希尔德。荷兰国的王子——齐格菲来向王妃求婚,他降服了巨龙,身上溅上了龙血,使自己变成了不死之身。宫塔国王向齐格菲王子提出了一个要求:“如果你能帮助我取到冰岛的美女——卜隆西卢特,我就把克里姆希尔德王妃送给你。”

按照之前的太母原型,这里的齐格菲自带反叛母性的内核?

在王子的帮助下,冰岛的美女可以成为宫塔国王的妻子,可是,冰岛美女——卜隆西卢特却爱上了前来牵线搭桥的齐格菲王子。他也知道,如果自己嫁给宫塔国王,齐格菲王子就要娶克里姆希尔德王妃为妻。所以,卜隆西卢特一直拒绝嫁给宫塔国王,还是齐格菲再次出面斡旋,事情才得到圆满解决。

可是,平静的日子没有持续多久,几年后,齐格菲王子和克里姆希尔德从荷兰回到勃艮第王国,克里姆希尔德发现卜隆西卢特爱慕王子,就与她发生了激烈的口角。宫塔国王感到气氛紧张,就命令手下人——哈根暗杀齐格菲王子。虽然王子被认为是不死之身,但他的后背没有溅上龙血,所以王子被刺中后背而死去。

齐格菲死后,克里姆希尔德为了向宫塔国王和哈根复仇,嫁给了匈奴人埃泽鲁,骗出宫塔国王和哈根两人,并将他们杀死。克里姆希尔德最后也被东戈特的老将军杀死。

另外,在介绍一个中世纪欧洲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亚瑟国王的传说,据说主人公亚瑟确有其人,率领凯尔特人夺回 6 世纪至 12 世纪被撒克逊人占领的国土,是一位传说中的英雄人物。

不列颠国王维瑟尔,使用魔法变成康沃尔公爵,与王妃依古雷奴交往,生下了亚瑟。亚瑟得到一把埃库斯卡里巴宝剑,当上了不列颠国王,并与古微內卜阿结婚。在他奔走于各国、踏上远征罗马的途中,听说他的外甥莫鲁多雷特夺走了王位、霸占了他的妻子,得知这一消息后,他回国杀死了外甥,自己也受了重伤。后来,在阿巴伦的埃特纳岛去世了。

以这个故事为原型,以后又出现了圆桌骑士团的故事、圣杯传说、特利斯坦和伊左都的故事等,使亚瑟王的传奇故事越传越广。

圣杯传说具有 12 世纪末欧洲兴起的基督教色彩。季度在最后的晚餐时所使用的餐具当中,被子被用来接住十字架上的基督流出的血,这个杯子就是圣杯。法国诗人克雷蒂安·德·特罗阿,把寻找这个圣杯的过程写成《裴卢斯巴卢的故事》,但克雷蒂安最终没有写完,由后人续写完成。

荣格发现这些英雄故事中含有共同的主题,列举如下:

降服大龙=脱离母亲、获得自立
得到宝剑等=获得男性原理
寻找和得到圣杯或公主=获得女性原理
悲剧性死去=回归子宫(回到母胎中)

此外,还有出生异常、出生后马上要被杀掉等主题。

对于这些共同的主题,荣格解释说,这不单单是流传过程中出现的现象,而是由集体无意识中的原型所产生的。

中世纪的传奇故事,尤其是在没有精炼的部分故事中,包括了民众的许多无意识的愿望和心理特征,具有很强的研究魅力。我们之所以超越时代、不断地被英雄故事所吸引,也正反映了这些故事中存在着人类心理共有的原始情感。



Author:
Reprint policy: All articles in this blog are used except for special statements CC BY 4.0 reprint policy. If reproduced, please indicate source !
  TOC